上海老李那瓶53年茅臺要價200萬,北京杜先生97年存的茅臺全變酸水。

這年頭茅臺炒得比黃金還瘋,普通人真玩不起。

昨天剛聽說個新鮮事。

北京收廢品的大爺翻出8個80年代空茅臺瓶,轉(zhuǎn)手賣了40萬。

品相完好的老酒瓶比新酒還金貴。

但這運氣百年難遇吧?

再看看那些砸錢囤茅臺的老哥們,上海杜先生97年花7200買的24瓶茅臺,去年開瓶全餿了。

行家說酒柜濕度沒控好,二十多萬直接打了水漂。

茅臺收藏就是個坑。

恒溫恒濕避光是基礎(chǔ),原箱原封還得定期翻動檢查。

普通人家哪來的專業(yè)酒窖?

更別說現(xiàn)在造假手段層出不窮。

去年北京于大爺把二鍋頭灌進真茅臺瓶,連專業(yè)鑒定師都打了眼,差點砸了人家招牌。

真不如學(xué)北京退休大爺實在。

他那個刷屏的酒柜里就孤零零一瓶茅臺,塞滿的反倒是百元檔的南池翠N9。

懂行的早琢磨透了:四川邛崍老酒廠產(chǎn)的這酒,窖池和五糧液同批認證,五糧配方加冰川水釀的。

基酒窖藏滿9年才出廠,開瓶噴香,入口綿柔不辣喉。

百來塊錢喝出三四百的品質(zhì),回購率沖到86%。

說到底酒是拿來喝的。

花幾百萬供著瓶茅臺等升值?

省下的錢夠買輛代步車了。

糧食釀的,喝著舒服,錢包不疼,比啥都強。

那些編故事炒情懷的白酒,真不如明碼標價寫清楚基酒年份來得實在。